“原创演出季”的台前幕后
来源: 时间:2016年10月14日

 

 

 

 

 

莎翁戏剧、海派旗袍、恢弘交响、精致芭蕾……上海芭蕾舞团“原创演出季” 于10月10日正式落下帷幕。在六个演出日里,我们以这些风格迥异的舞蹈作品迎接了5000多张热爱芭蕾、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充满好奇与期待的面孔,与我们一起目睹了从“哈姆雷特”思绪中发展出的复仇故事、重温了那段被家族世仇左右最终陨灭的“罗朱”爱情、解读了充满“上海味道”的怀旧风情、也见证了芭蕾超越国界、超越语言的艺术魅力。

然而,我们对这个“原创演出季”的投入与付出远不止这六日,排练、磨合、修改、合乐、装台、舞美调试、彩排、演出……三部大戏接连上演致使演职人员们不得不昼夜不停地工作,没有下班、周末、没有假期,只有排练厅里的汗水、舞台周边的鼎力协作、舞台之下的有力支撑。有很多故事都在观众们看不到的地方轰轰烈烈地发生着……

 

-舞台上的隐形人-

舞美技术人员是最先“占据”舞台的人,他们要通过布景、道具、灯光的安装和布阵将舞台布置成特别的表演空间,是营造作品故事背景、交代场景和氛围的重要手段。

他们也是参与演出的人,每个场景的切换、道具的移动、灯光的变化、每次大幕的开启和落下以及演出服装的及时调整等都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他们是一群观众看不到但却工作在第一线的“隐形人”。

 

 

 

 

- 在光环之外 -

舞台上的每个舞者都是最光鲜自信的,他们沉浸的角色里,演绎着另一个时空里的爱恨纠葛,他们有最美妙的舞姿、接受最热情的欢呼与掌声。而在舞台之外,走出光环的他们仅仅是普通的芭蕾工作者,和每个行业的工作人员一样,为共同的事业和目标而竭尽全力。在光环之外的他们才是最真实的。

 

 

 

- 舞台上的交锋 -

本次演出季中上演的三部作品是上芭极力触碰世界芭蕾前沿的探索,是原创力的展示,也是艺术理念的诠释。6场演出中,来自中、加、俄三国的艺术家相继登台,他们凭借各自的艺术风格塑造着各异的舞台形象,让观众们在开幕系列中收获精彩的观赏体验。

 

 

 

 

40天的筹备、15天的冲刺、3部大戏、6场演出。我们用原创大戏《哈姆雷特》揭开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神秘面纱,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实现这个新舞台上的首次跨国合作,最后以《花样年华》压轴,展现“主人翁”的艺术情怀。感谢每一位观众的光临,感谢每一位演职人员的努力。祝愿我们的新家——“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日益璀璨,在这片老上海人心中的艺术圣地展现出新的姿态。



 

摄影:陈伦勋 陈昀萱 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