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角色们一起“穿越”的日子
来源: 时间:2015年08月26日

 

 

 

 

  现代芭蕾舞剧《长恨歌》即将于20天后迎来她的世界首演。这部取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同名诗歌的现代芭蕾舞剧将以何种方式演绎这段世人所熟悉的故事,令人非常期待。小编带着好奇与疑惑访问了本剧的六位主演,他们将从各自的视角来阐释他们自己在整个艰苦排练过程中的种种领悟……


是皇帝,也是凡人

吴虎生——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

 

  我饰演的“唐明皇”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统治者,是爱情世界的凡人,也是悲剧中的英雄。若抛开政治与流言,他对杨贵妃的这份招致了幸福和灾难、亲密无间却又布满荆棘情感是动人的、悲痛的并且令人惋惜。

 


 

  我作为这个角色的饰演者,坦白说,一个帝王的霸气形象是很难塑造的,外国编导的提示和引导的力量也显得有些局限和薄弱。自己好像无法从身边找到“依靠”,完全需要从戏剧演员身上、或者通过想象一点点勾勒出唐明皇的形象,包括他的神色、气魄、举止等一切细节。诠释如此“遥远”的角色需要完全忘记现实中的自己,淡化动作的形式感,把自己浸泡在舞剧的环境里,先用情感首先感动自己,再在舞台上感动观众。

 


 

  虽然创排的过程及其辛苦,但我们还是努力地走过来了,大家共同完成了一部有力量的作品,它虽然悲情、安静,却可以唤醒某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回忆,触及你内心最隐蔽的角落。


 

 

 

 

 

 

 

 

 

 


“爱”浓情、“恨”无力

陈艳——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在我的预想中,“杨贵妃”这个角色是柔弱的,她好像一生都在被选择,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这次的演绎让我觉得这位“杨小姐”的内心是很强大的,无论命运给予她的是机会还是遭遇,她都勇敢地面对,甚至可以为了爱牺牲自己。

 


 

  在编导Patrick的塑造下,“杨贵妃”这个角色很丰富,很有力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演绎来赋予她新的灵魂与生命,让观众看到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人更为坚韧的一面。同时,这个角色也给了我很多感动和前所未有的表演经历。每当跳到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离别双人舞时,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即将消散的灵魂在告别自己的挚爱,那一刻仿佛世界在沦陷,自己正在被内心巨大的哀伤吞噬。

 

 

  这种感受非常真实,我希望在舞台上可以将这种“真实”传达给观众,而不是角色和动作而已。何为“爱”的浓情、为“恨”的无力,我期待大家在观看我们的《长恨歌》后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我只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张尧——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在我看来,饰演“高力士”这个角色是一个新鲜的挑战。他有宦官的阴柔,也有贤臣的忠诚与刚烈,Patrick对他的塑造少了那些大家所认为“阴阳怪气”,更多地留下了神韵的东西。虽然舞蹈动作风格是当代的,但依然需要古典风格般内敛、严谨和细腻的处理。于是我将自己平时芭蕾训练的感觉带入到角色中,努力创造这个人物的形态,不断尝试将他的阴面与阳面结合到最恰当的尺度。这是个很有趣的创作过程,很感谢各方给予我的肯定和信心,期待首演时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男舞者对这个角色“用心”的呈现。

 


 

  这个排练的过程是舞剧作品和舞者共同成长、彼此完善的过程,我们经历了很多新鲜和残酷,同时也吸收了新鲜的养分。真切希望一直关注上海芭蕾舞团的朋友们可以再次进入剧场,见证我们的成长,也见证《长恨歌》这部原创中国芭蕾作品的问世。我们并没有颠覆人物与故事,但却是一个耳目一新的呈现。

 



 

 

 

 

 

 

 

 

 

 

 

 

坏要坏得理直气壮

张文君——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当得知我要饰演安禄山时,觉得这个角色非常特别,他是个大反派,为了契合他的人物特性,我蓄起了络腮胡与长发,这与自己平时饰演的白面俊朗的芭蕾角色有很大反差。面对挑战,我并不担心,相反心里很有些小激动。随着排练的不断深入,我也不断审视自己扮演的“安禄山”这个角色:他发起叛乱是因为唐明皇沉迷声色、亲小人而远贤臣。起兵不是祸国殃民而是为了要让国家走回正轨。我就是抓住这个角度来刻画安禄山:反叛反的是那样的霸气,那样的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地做了一回坏人,我也过了一把反派瘾。

 


 

  《长恨歌》的排练是异常辛苦的,而且大家都很忘我,排练的时候入戏都很深。有一次,在排练“马嵬坡战争场面时安禄山”的头被“陈玄礼将军一脚踢开了,当时我就挂彩了,所幸伤口不深,没有大碍,但却好几天头顶着纱布在教室里排练。当再次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排练厅、舞台不就是我们的“战场”吗?血、汗、伤、痛都是因为坚持和追求。

 


 

 

 

 

 

 

 

 

 

 

 

 

好人?坏人?咱们走着瞧

吴彬——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

 

  我曾经在书本上、屏幕里,多次接触过“陈玄礼”这个角色,而这次我将把他呈现在芭蕾舞台上,用舞蹈语言去塑造。作为舞者,可以参与这个角色的创作,这让我很激动,也不免有压力。

  排练过程中身心都很累,编导要求非常高,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体验和努力达到他新的、新的、新的要求。而作为演员,可能习惯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引导、被要求的位置,对于主动创作并不适应,所以在起步阶段感觉比较艰难。Patrick对作品背景、人物的设定并不是“原始”的,而是有“发展”的。所以当我参与舞剧创排时并没有第一时间把自己贴上“陈玄礼”的标签,没有过多地想自己是正派还是反派,而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元素,去探寻我们每一个元素之间产生内心感知的关联、实现摩擦和碰撞,从而让这个故事不断完善。

 


 

  《长恨歌》即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了,很难为大家推荐某一个舞段,因为任何一个孤立的部分都无法呈现整部作品的魅力。从大幕拉开、第一个画面呈现的一刻起,它就会深深地吸引你,调起你足够的兴趣,让你欲罢不能地欣赏直到结束。

 


 

 

 

 

 

 

 

 

 

 

 

 

我就是命运之力

赵菡冰——上海芭蕾舞团独舞演员

 

  我所饰演的月宫仙子在大家熟悉的故事中并不存在,是编导根据白居易诗歌的理解和舞剧架构的需要而创作的角色。他赋予这个角色除了男女之间爱情的力量、皇帝与臣下及叛军之间角逐权利的力量之外,第三个推动故事发展的力量:命运的力量。这是一种非人力能够改变的力量,是永恒的。

 

 

  基于这个理念,我在舞蹈的时候,把自己作为故事的亲历者、旁观者,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用一种超然的态度贯穿舞剧始终。当观众们沉溺于故事之中的时候,把观众出来,以此来点醒观众、希望引发观众更多的深思:很多事情在当时来看情感是那么的炽烈,刻骨铭心,但时间的车轮滚滚不停,等若干年之后再回头审视,你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人生之中的小小浪花。这也是我在舞剧中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