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1月24日傍晚,在距离华盛顿市15英里的乔治梅森大学艺术中心,伴随着观众潮水一般的掌声,上海芭蕾舞团完成了“中国风韵”北美商业巡演的最后一场演出。在整整50天时间里,上芭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仙女》两部舞剧,先后辗转加拿大、美国的25个剧场,演出32场,以高超的艺术水准和良好的口碑吸引了4万多名观众购票观看。
本次巡演达到了预期收益,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上芭由此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真正走入北美主流社会,在《简•爱》英国商演大获成功后,创造了今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又一佳绩。
古雅“梁祝”浸润北美观众心灵
巡演受到北美芭蕾舞迷的热情欢迎和中外媒体的密切关注。具有浓郁中国风韵的《梁祝》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他们对这部讲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式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芭蕾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来自各国的舞蹈艺术家和观众在演出后激动地称赞《梁祝》是一部非常有水准的作品,具有纯净的艺术气息,演员们的表演不但技巧高超,而且情感表现力强,中国式爱情的温柔、深情,激发出观众心灵深处的共鸣,带来无比美好的艺术享受,充分体现出上芭在国际舞台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外国观众表示他们很乐意多了解中国,相比一些政治、商业气息太重的华人“神韵”节目,更喜欢此次“中华风韵”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出。上芭巡演也牵动了很多华人观众的心,有的早早在网上订票,从100多公里外赶来观看演出。他们对上芭自创排《白毛女》以来不断推出契合自己风格的原创剧目、培养出一批批杰出的演员表示赞叹和祝贺。
北美20余家媒体纷纷报道和点评上芭的演出。“舞台与艺术”网站评论称,吴虎生是一位特别有魅力的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展现出中性美,舞蹈优雅,富有力量;范晓枫的舞姿轻盈完美,同时又兼具为了爱情冲破一切阻碍甚至不惧死亡的勇气。“百老汇世界”网站认为上海芭蕾舞团风格优雅,舞技无瑕。还有评论家认为《梁祝》是西方经典与中国古典的美妙结合,其赏心悦目的服装、布景给人带来愉悦,作品中凸显生命、爱情的主题也值得当代人思考。中国文化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等特派记者对本次巡演进行采访报道。《中国文化报》随团记者见证了上芭演职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实力水平,撰文称上芭为“北美芭蕾演出市场的辛勤拓荒者”。《北京晚报》认为中国芭蕾艺术家们用“一样的足尖,不一样的故事”征服了美国观众。《新民晚报》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仙女》两部作品恰好能有机结合、完整体现“中国故事、世界表达”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思路。
“辛勤拓荒”夯实“走出去”基础
北美尤其是美国的演出市场上芭蕾“泛滥”,本土250个专业芭蕾团体长年在各城市巡演,国际知名芭蕾舞团每年也轮番到美国掘金。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芭蕾舞团陆续去北美交流演出过几次,但终究没有积累出多少名气。此次巡演是近十几年来中国的芭蕾舞团在北美进行的时间最久、场次最多的商业演出,更是一次责任重大、极具挑战的“拓荒”之旅。
本次巡演由中美两家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演出运营机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家公司联手合作。美方承担了我团在美国的吃住行和每场7000美金的演出费,中演公司承担我团的人员交通和道具运输,这样比十年前每场2500美金还要承担一半的人员交通和道具运输比较,在不需要开支的情况下确保了我们收入增加了180%。我团商演的赔本风险从而降到最低。为争取票房,各个剧场积极宣传造势,销售方式也灵活多样,有的与年票结合,有的提供网上、异地购票;票价合理,有的剧场还有老年优惠价。平均票房总体达到70%,在一些大城市或州府所在地更是达到了80%以上,甚至95%以上。
“上芭”品牌能否打响,关键要看舞台上的真功夫。此次巡演,各个剧场的演出条件参差不齐,一些剧场因缺少吊杆、电脑灯等限制,无法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舞美效果。在有限的条件下,工作人员积极研究对策,争取最好的舞台呈现;演员们更是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精彩的表演,让每一场演出都赢得了观众的由衷喜爱。
为消除普通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艺术的隔阂而努力
从这次巡演经历来看,所到达的地方基本是非华人区,而且大多数是美国著名大学的剧场,如加州伯克利分校、罗切斯特大学、华盛顿李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等,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观众对中国及中国文化了解甚少,有些剧场在开演前播放宣传中国文化的视频,还仅限于唐装、旗袍、扇子等。通过观看演出,他们对中国芭蕾刮目相看,发现这一世界语言演绎出来的中国故事会如此优美、深刻、感人。借助论坛、芭蕾公开课等活动,让我们的艺术家和美国的专家、学者、观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中国的艺术发展过程和水平,真切感受到了中国芭蕾艺术与世界潮流不断融合的实情和中国文化的魅力。虽然我们的宣传作用还是很微弱,但我们感觉得到美国观众对我们坦诚的态度和严谨的艺术给予的积极回应,隔阂的坚冰也许在这艺术的氛围中开始慢慢融化。
这次纯粹的商业巡演不但验证了上海芭蕾舞团的非凡实力,使得上芭在北美特别是美国演出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也积极推动了中国芭蕾艺术国际形象的展示,让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有真切的了解,也为我们如何“走出去”走得更远更深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