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延安精神谱写新时代篇章 ——上海芭蕾舞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
来源: 时间:2021年04月04日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毛泽东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刻,一群怀揣理想、向往革命的爱国知识青年从世界各地奔赴延安,将炙热的青春奉献给了那片深沉的土地。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上海芭蕾舞团积极践行初心使命,打造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带领观众共同回忆那段峥嵘岁月。

20210401-党课-陈文拍摄-002.jpg

为了用活红色资源、讲活历史故事,2021年4月1日下午,上海芭蕾舞团邀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鸿召来团进行了题为《延安时期与中共百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党总支书记王明宇、《宝塔山》主创及主演、部分演员代表、共青团员代表以及全体在职党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20210401-党课-陈文拍摄-005.jpg

20210401-党课-陈文拍摄-004.jpg20210401-党课-陈文拍摄-006.jpg

讲座上,朱鸿召教授结合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的创排工作,以《延安时期与中共百年》为题,围绕“爱国青年为何奔赴延安”“被称为圣地与天堂岁月”和“宝塔山的历史文化审美意义”三个主题,通过生动的照片和多角度的文献,向大家介绍了“延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爱国知识青年的生活学习状态。

延安时期与中共百年
爱国青年为何奔赴延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到延安去”便成了一代爱国知识青年的心灵呼唤,他们不畏路途艰险,纷纷从世界各地奔赴延安,追寻心中的信仰。

本样式由135编辑器出品,不允许任何第三方编辑器抄袭使用,违者必纠。
被称为圣地与天堂的岁月

延安时期的生活虽然在物质上比较匮乏,但在精神上十分富足。爱国青年们与当地的村民共同生活劳作,开展文艺创造,让抗战的号角在宝塔山下和延河之畔吹响。

本样式由135编辑器出品,不允许任何第三方编辑器抄袭使用,违者必纠。

宝塔山的历史文化审美意义

 

 

面对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细节和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大家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演员们也对自身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了全新的体会。

 20210401-党课-陈文拍摄-007.jpg 20210401-党课-陈文拍摄-003.jpg

最后,朱鸿召教授指出,延安精神形成于革命斗争之中,脱胎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与党的革命传统有着极深的渊源。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大家都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让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绽放出新的光彩。

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3月31日,上海芭蕾舞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会上党总支书记王明宇同志作动员讲话,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做表率,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红色传统,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会上还为新入党的预备党员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全体在职党员一同向党组织表达了自己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的信仰和信念。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上海芭蕾舞团将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围绕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宝塔山》《闪闪的红星》的排练、修改和巡演工作,开展以“巍巍宝塔忆党史,闪闪红星映初心”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并结合红色剧目巡演开展文艺党课宣讲,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全年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