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芭蕾舞剧
《长恨歌》
第14届契科夫国际戏剧节
| 时间 |
2019年5月15、16日
| 地点 |
俄罗斯 莫斯科
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
| 演出 |
上海芭蕾舞团
……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
《长恨歌》
唐 白居易
这首由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结合历史与传说,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爱情故事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千百年来广为传颂,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成为了艺术家们的灵感源泉。
2015年,取材于此诗的上海芭蕾舞团同名现代芭蕾舞剧《长恨歌》于上海大剧院首演。作品着眼于帝王之爱,运用当代风格的肢体语汇诠释爱的诗情画意和恨的空前绝后,以国际化的创作理念与写意的手法对该诗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呈现。
▲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主页截图
首演后,这部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芭蕾舞剧赢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并先后在北京和英国伦敦上演。2019年5月15日、16日,应第14届契科夫国际戏剧节邀请,上海芭蕾舞团将携现代芭蕾舞剧《长恨歌》登上俄罗斯莫斯科的舞台。
契诃夫国际戏剧节(The Chekhov 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 CITF)由国际剧协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Theatre Associations)创设。第一届契诃夫国际match戏剧节举办于1992年秋天,当年的戏剧节主席、俄罗斯演艺界名宿基里尔?拉夫罗夫(Kirill Lavrov)曾说道:“举办戏剧节并非无用之功,这是我们意图在开放且无边无际的文化空间里生存下去的证明。”从呱呱坠地至今二十多载的历史中,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不断地改头换面、推陈出新,努力使自身成为充满欢声笑语并让热爱戏剧的人们引颈以待的艺术盛事。
该剧编导帕特里克·德·巴纳和编导助理让·拉班已在一月来到上海为演员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魔鬼训练。
两人于本周再次抵沪,在热火朝天的排练中继续打磨作品,以期让俄罗斯的观众感受到中国数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和文化风韵,领略到中国上海芭蕾舞团独树一帜的海派艺术风采。
帕特里克坦言,《长恨歌》于他,仿佛一首来自天堂的诗,关乎爱,关乎生命,它穿越时间和空间,来到现在,将至未来…… 失去的痛楚、遗落的感觉和情绪,都在芭蕾中一一展现。首演至今已近四年,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都在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他们更加成熟,更有默契,他们将自身的个性融入角色,使每一个人物都丰满而充满魅力,共同呈现了一部缠绵悱恻、催人泪下的芭蕾舞剧。
摄影:陈文、陈伦勋、夏文宇、陈昀萱
时任、Alena Telpukhovsk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