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起点都是渺小的开始,却起始于心中蕴藏着的勇气和希望。
由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推荐,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吴虎生、青年编导陈琪自编自演的原创作品专场演出《起点》将于今年七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中国舞蹈十二天”中惊艳亮相。
“中国舞蹈十二天”作为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的舞蹈类品牌项目,自2012年诞生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更从2014年起,国家大剧院将该项目升级为“青年舞蹈家展演计划”。凭借着高水准、多元化的舞蹈演出在观众中赢得了良好口碑,为中国民族经典艺术、本土优秀舞蹈作品展示提供了优质平台。本届“2017中国舞蹈十二天”将与去年一样,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共同举办。
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吴虎生和陈琪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经历中提取灵感的种子,用新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的肢体语汇去表现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抉择、离别、周转、回归、希望……
吴虎生是中国芭蕾届最具影响力的芭蕾舞者之一,他的舞台魅力无需多言。而对于编舞,他内心一直有着想去尝试与挑战的冲动。在2017年的“中国舞蹈十二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带着对编舞的好奇、对编创世界的探索优雅亮相。
《难说再见》是由吴虎生创作的作品,这也是他第一 次尝试中型芭蕾作品的创作,该作品将支撑整个上半场的演出。《难说再见》围绕“成长”主题,是一次对成长中的“取舍”的探索与解读。作品中的诸多灵感与细节都来自他对生活的体会与观察,他尝试将那些最深刻的体会溶解在古典音乐的旋律之间,借以芭蕾舞者灵动的肢体语言去诠释相遇与别离、拿起与放下、展望与缅怀。
2017年4月至今,他从构思的形成、到音乐的选择、到演员的确定一点一滴地为自己的作品输入能量。从光彩夺目的首席明星变身新生编导,这正是他崭新的起点。
“最初,我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担心自己因为编舞经验不够丰富而导致在动作编排上、对人物关系的刻画上有所不足。但此刻,我很享受这个挑战,享受在编排过程中与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和舞者们彼此交流、碰撞与创造。他们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我也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潜力。在遇到瓶颈的时候,辛团长等资深的前辈也会给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因此我觉得,这个节目属于大家。”
陈琪 · 起点
陈琪是上海芭蕾舞团的青年编导,刚刚入职两年的他已经创作了不少小作品,成绩斐然。而面对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创作专场,他似乎谨慎了许多,在纠结与不断地推翻过去中寻找新的方向。
于是,《逆时针》《不存在的故事》成为了他展现自己创作态度的成绩单。前者沿着芭蕾发展的时间线逆流而上,从当代审美回到古典意向,从失重滚地再到踮起足尖,三个不同风格的舞段让芭蕾逐渐显现出最经典的模样;后者,用陈琪的话说,是希望向以前的自己告别。
摄影:陈文
“如果《逆时针》是代表了自己以往的创作想法,那么《不存在的故事》就是在和那些想法告别——抛下对动作本体的表现,而尝试设立一些矛盾,让清晰的人物在特定的情绪和矛盾关系中舞蹈。同时,我在创作中也很努力地在生活中寻找元素。因为我的外公、外婆是失声人群,使我从小就会一些基本的手语,在我为《不存在的故事》构思时就突然想到了这种属于肢体语言,又有别于舞蹈语汇,但同样有传情达意功能的交流方式。我尝试把它贯穿于作品的始末,进行节奏的处理和形式的变化,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情感,让观众走进我的世界。”
2017年7月5日、6日,《起点——吴虎生、陈琪创作专场》将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届时,观众们会欣赏到来自吴虎生的优雅细腻的新古典风格作品,以及来自陈琪的充满对抗与张力的当代作品。两种不同视角、不同色彩的交汇会产生怎样的效应,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