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爱我中华·上海芭蕾舞团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60周年庆典演出作为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体演出项目,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连演两场。与演出一同推出的,还有《白毛女》60周年主题图片展,珍贵的历史影像带领我们见证舞剧问世以来的辉煌历程,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共同回首峥嵘岁月,领略西方芭蕾艺术与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红色经典。
下午场青春版的演出中,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许靖昆、冯子纯,独舞演员郭文槿分别饰演了“王大春”“喜儿”和“白毛女”。三位演员都是刚刚20出头的Z世代,如何塑造角色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下午场 青春版 精彩剧照
最新一代的“王大春”扮演者许靖昆说:“我看了无数遍《白毛女》老电影,还有前辈们在排练时的口传心授,特别是第一代‘大春’扮演者凌桂明院长和我们辛丽丽团长的手把手亲自指导,帮助我逐渐拿捏住人物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信仰感,这样才能跳好红色经典。”
第一代“大春”扮演者凌桂明亲自指导新一代“大春”许靖昆
林泱泱 《白毛女》编导
石钟琴 第一代“白毛女”
《白毛女》编导之一林泱泱、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石钟琴前来观看了青春版的演出。“《白毛女》生命力旺盛啊!”作为舞剧编导之一,85岁的舞蹈艺术家林泱泱不禁感叹道,“一代代上芭演员接续传承,年轻人于舞台上绽放激情,在新时代赋予经典作品新的创造力。”两位老艺术家表示很高兴看到这部上海芭蕾舞团的“传家宝”在年轻一代演员的演绎下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并对上芭的年轻一代演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晚上场由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张文君、赵美慈,独舞演员俞巧尔分别饰演“王大春”“喜儿”和“白毛女”。
晚上场 精彩剧照
《白毛女》的两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们在为上芭点赞的同时,纷纷感叹这部作品在今天看来也毫不过时,舞美、音乐、服装样样都美,演员们的表现更是令人沉浸其中,“大春”“白毛女”重逢时甚至感动到落泪。
一个甲子前,《白毛女》诞生在第五届“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她标志着中国芭蕾从无到有的突破,是最早以芭蕾这一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芭蕾舞剧之一。在运用外来芭蕾语汇的同时,《白毛女》借鉴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同时将现实与浪漫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音乐上保留原歌剧中“北风吹”、“扎红头绳”等曲目,还吸收了大量华北地区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素材,采用了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形式,使舞剧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
1964——2024
从第5届“上海之春”到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跨越六十载春秋,《白毛女》海内外演出总场次已超2000场。这部讲述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用真实的历史和浪漫的情感感染了几代中国人。1994年该剧被文化部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比展演经典奖”。
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从“上海之春”出发,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登上国际舞台,经过筚路蓝缕的努力,最终积淀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家底”。
“感谢前辈们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感谢广大观众对中国原创芭蕾作品的支持与厚爱。”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表示,“上海芭蕾舞团始终以《白毛女》为荣耀,我们将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舞台经典,并在新时代的创作道路上坚守艺术血脉中的匠心与恒心,走好为人民创作的路。”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白毛女》今年还将赴福建、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开展巡演。